原标题:95后货车司机李延红,在唐古拉山口紧急救助昏迷司机亿操盘,又一路驱车帮其送货(引题)
跨越8000公里的救助之旅(主题)
工人日报-中工网记者 邢生祥
深夜转移昏迷司机到医院急救,帮助将冷藏车里10余吨新鲜葡萄辗转8000多公里送往目的地,随后又将冷藏车开回被救司机家中……今年3月,热心救人的95后货车司机李延红,获得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的荣誉称号,其见义勇为的行为也被更多人知晓。
海拔5100米,路遇昏迷司机
李延红是一名从青海西宁拉货到西藏拉萨的货车司机,日常往返奔波于青藏公路,入行已有5年时间。
2024年9月20日17时,李延红像往常一样驾驶着装满货物的卡车,行驶在这条熟悉又艰险的“天路”上。在途经海拔5100米的青藏公路唐古拉山垭口时亿操盘,他注意到一辆停在路边的蓝色冷藏车。考虑到大车司机偶尔会在路边停车休息,他起初也并未放在心上。
直到9月21日23时,从拉萨驾车返程西宁途中,李延红注意到那辆冷藏车仍旧停在唐古拉山垭口,这立刻引起了他的警觉。他停车上前查看,透过车窗玻璃发现一名50岁左右的男子昏迷在驾驶室内。
“师傅,醒醒!”李延红反复呼喊。但无论怎么拍打窗户,驾驶员都毫无反应。李延红连忙求助过路的货车司机马光平帮忙。
深夜的雪域高原一片漆黑,唐古拉山口附近空气稀薄,寒风凛冽。李延红和马光平利用卡车大灯照明,环顾四周寻找可利用的工具,发现路边有一根铁杆后,二人合力拿着铁杆用力砸向车窗。
李延红和马光平猜想,冷藏车司机可能因高原反应缺氧而昏迷。两人在马路上拦车求助,从好心人那里获得氧气袋,立即给昏迷的驾驶员吸氧,同时拨打了120和110电话。
深夜紧急转移昏迷司机
给驾驶员盖上棉衣保暖亿操盘,李延红在一旁等待着救护车和公安民警的到来。
此时,昏迷驾驶员的手机响起一阵铃声,李延红搓了搓冻得僵硬的双手,拿起手机接通电话。“爸,你在哪呢?我们给你打了上百个电话你都没接,我们都担心死了。”原来是冷藏车司机的女儿张颖,李延红将现场情况告知了对方。
“张师傅,要不要再喝点水?必须坚持住啊,救护车马上就来了!”在李延红和马光平的救助下,昏迷的张师傅状态有所好转,李延红紧紧握着张师傅的手,不断地给他打气。
忽然,天空飘起了雪花。“事发地点位置偏远,距离最近的医院大概有3个小时车程,距离最近的派出所也有2个多小时的车程。”李延红和马光平面色紧张。李延红深知,在高海拔地区,多耽搁一秒就多一分危险。
看着张师傅虚弱的样子,为抢抓救援时间,李延红与司机家属电话沟通后,决定驾车带着昏迷司机朝医院方向驶去。一路上,李延红不断轻唤张师傅,用自己的体温为他取暖。
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。9月22日凌晨3时,大约行驶了60公里后,不远处传来救护车的呼啸声。李延红和马光平与迎面驶来的救护车会合后,公安民警也赶到了,救援人员迅速对张师傅进行检查和救治,随后将他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急救。
看着救护车远去,李延红和马光平长舒了一口气,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。
8000公里漫漫送货路
“李师傅,这趟货对我们家太重要了,您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?”李延红从西藏拉萨开车返回青海格尔木时,冷藏车司机的女儿张颖再次打来电话,请求他帮忙将冷藏车上的货物送至西藏聂拉木县樟木口岸。
“张姐,你放心,我来给你送货!”为了不让张师傅一家蒙受经济损失,热心的李延红许下承诺。当日,李延红乘坐火车,辗转返回张师傅的冷藏车所在地,随后马不停蹄驾驶货车赶往樟木口岸,行驶1300多公里终于赶到目的地。然而,降雨导致道路受损,要等1个多月才能通行。无奈,他只好跟张颖商量,决定将货物送到广东省深圳市再出口。
“答应人家的事,就一定要做到!”李延红一路南下,驱车4300多公里将葡萄送到广东深圳,然后又驱车2100多公里,将车送回了河北廊坊张师傅的家中。
“路遇险情伸援手,大爱无私献爱心。”2024年10月15日,张颖一家人带着锦旗专程赶到青海格尔木,当面感谢李延红。
“如果以后遇到这种情况亿操盘,我还会义无反顾地去做。”8000多公里的艰难跋涉,95后货车司机李延红以凡人善举展现人间大爱,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雷锋精神。他的善举如同深夜里一束温暖的光,照亮了雪域天路……
方道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