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文扬站在悉尼市中心乔治街的十字路口,抬头望着湛蓝得几乎不真实的天空。三个月前,他从上海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留学,新鲜感褪去后,只剩下挥之不去的孤独感。背包里装着厚重的课本顺市配资,手机地图显示距离澳大利亚博物馆还有十分钟步行路程。
"或许今天该给自己放个假。"他自言自语道,调整了一下肩上快要滑落的背包带。
博物馆宏伟的新古典主义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吕文扬买票时注意到售票员胸牌上写着"志愿者"字样,一个念头突然闪过他的脑海:"如果我也能在这里工作..."
展厅里,一群中国游客围着一位年长的白人导游,老人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普通话讲解着原住民文化。吕文扬悄悄跟在后面,发现游客们不时交换困惑的眼神。
"那个'迪吉里杜管'的发音完全错了,"一位戴眼镜的中年女士小声抱怨,"而且他说的和我们查的资料对不上。"
吕文扬下意识地清了清嗓子:"实际上,迪吉里杜管是澳大利亚原住民的传统乐器,正确的发音更接近'Didgeridoo'。"
展开剩余80%游客们齐刷刷转头看他,眼中闪烁着惊喜。接下来的半小时,吕文扬不知不觉成了临时导游,用流利的中英文解释着展品背后的故事。当他讲到塔斯马尼亚虎灭绝的历史时,连旁边几位外国游客也驻足聆听。
"小伙子,你是这里的导游吗?"一位银发老人好奇地问。
吕文扬摇摇头,耳根发烫:"不,我只是个留学生。"
"你应该申请这份工作,"老人递给他一张名片,"我是博物馆教育部的顾问,我们正需要像你这样双语流利又了解两国文化的年轻人。"
当晚,吕文扬在租住的小公寓里辗转难眠。窗外悉尼塔的灯光在窗帘上投下变幻的影子,他想起白天那位老人说的话。凌晨三点,他猛地坐起身,打开电脑搜索"澳大利亚博物馆导游招聘"。
接下来的两周顺市配资,吕文扬的生活变成了图书馆、课堂和公寓三点一线。他借阅了所有能找到的关于澳大利亚历史、地理和文化的书籍,甚至在淋浴时都在练习英文讲解词。室友杰克打趣说他"比准备期末考试还拼命"。
"你不明白,杰克,"吕文扬一边往吐司上抹Vegemite酱一边说,"这不仅是一份工作,更是...一种连接。"
面试那天,吕文扬穿着从二手店淘来的深蓝色西装,手心全是汗。会议室里坐着三位考官,其中包括那天遇见的银发老人。
"假设你带领的游客中有人质疑英国殖民对原住民的影响,你会如何回应?"中年女考官的问题尖锐得像一把刀。
吕文扬深吸一口气:"我会承认历史上的不公,但也强调现在澳大利亚社会为和解做出的努力。比如博物馆这个展厅的设计,就是与原住民长老合作完成的。"
他看到银发老人微微点头,紧绷的肩膀稍微放松了些。
"最后一个问题,"年轻男考官推了推眼镜,"为什么一个中国留学生想在我们博物馆当导游?"
吕文扬停顿了一下,目光扫过墙上原住民艺术家的画作:"因为好的导游不仅是信息的传递者,更是不同文化间的桥梁。我希望能帮助更多中国游客真正理解澳大利亚,而不仅仅是拍照打卡。"
三天后,录取邮件出现在吕文扬的收件箱里。他盯着屏幕看了足足一分钟,然后冲出门,在达令港边跑了整整两圈,海风把他精心打理的发型吹得乱七八糟也毫不在意。
第一次正式带团那天,吕文扬的领结系了又拆,拆了又系。他的团队是十五位来自浙江的中老年游客,其中几位看起来对这位年轻导游充满怀疑。
"大家请看这个原住民盾牌,"吕文扬的声音在展厅里回荡,"它不仅是武器,更是一件艺术品。上面的图案讲述了一个创世故事,就像中国的盘古开天..."
参观过半时,一位戴金丝眼镜的男士突然打断他:"年轻人,你说得头头是道,但我查过资料,这个盾牌是复制品,真品在大英博物馆。你们澳大利亚人连自己的文物都保护不好吗?"
空气瞬间凝固。吕文扬看到团队里几位老人皱起眉头,领队女士紧张地绞着手指。
"您说得对,这确实是复制品,"吕文扬平静地微笑,"但正因如此,它提醒我们文物归属问题的复杂性。有趣的是,去年大英博物馆已同意与澳大利亚原住民社区合作研究这些文物,这或许是一种进步。"
他停顿一下,突然灵光一闪:"就像我们中国的敦煌文物,虽然分散在世界各地,但通过国际合作,更多人可以欣赏到它们的价值。"
金丝眼镜男士愣了一下,随即哈哈大笑:"好一个伶牙俐齿的小伙子!"他拍拍吕文扬的肩膀,"我收回刚才的话,你是个称职的导游。"
团队离开前,那位最初质疑的男士偷偷塞给吕文扬一张折起来的一百澳元钞票:"给小费,别告诉领队。"
六个月后,吕文扬已经成了博物馆最受欢迎的中文导游之一。他的讲解风格既有学术深度,又充满个人魅力。有时他会穿插一些自己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趣事,比如第一次吃Vegemite时的夸张反应,总能逗得游客哈哈大笑。
某个周五下午,银发老人——现在他知道对方叫罗伯特——邀请他到员工休息室喝咖啡。
"文扬,我们想聘请你为全职教育官员,"罗伯特搅动着杯中的拿铁,"不仅带团,还要参与策展和教育项目设计。"
吕文扬的咖啡杯停在半空,棕色的液体微微晃动。他想起上海的父母,他们一直希望他毕业后进入跨国公司。"这可能意味着我要推迟回国计划..."
"别急着回答,"罗伯特眨眨眼,"下个月有个中国青铜器特展,我们需要懂行的人。想想看,由你来向澳大利亚人介绍你们的文化遗产,这不是很美妙吗?"
走出博物馆时,夕阳将砂岩外墙染成金色。吕文扬摸出手机,给父母发了条信息:"爸,妈,我可能要在悉尼多待一阵子了。我找到了一份...连接过去与现在,东方与西方的工作。"
他抬头望着博物馆门楣上镌刻的拉丁文格言:"探索与理解"。海鸥在头顶盘旋鸣叫顺市配资,吕文扬突然觉得,这座曾经陌生的城市,如今给了他最温暖的归属感。
发布于:安徽省方道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